现实版樊胜美亲属回应重男轻女:姐弟感情好,为何并不能证明啥?

5015

发布:2022-01-22 22:01:39  来自 流光夏央 女儿家会员

原标题:现实版樊胜美亲属回应重男轻女:姐弟感情好,为何并不能证明啥?

 双方在调解现场对峙画面

现实版“樊胜美”家属,在汹涌澎湃的舆论大浪冲击下,终于还是做出回应,即便事情在一年前已经终结。依照当事女孩的亲属表示:“弟弟不想回应这个事情,两姐弟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常好;父母当时看到(女孩)尸体时像疯了一样,特别是她母亲,女儿去世后,她都不想活了,每天以泪洗面”。

对于这样的回应,看似是在为当事女孩的原生家庭脱罪,可实际上,只会招来更多愤懑和指责。在一定程度上,无论是当事女孩的父母,还是当事女孩的亲属们,可能对所谓的“重男亲女”是有理解偏差的,在他(她)们看来,“重男亲女”可能就是对女性极端的“抛弃和厌恶”。

所以,他(她)们才会拿所谓“姐弟感情好,母亲很伤心”进行既定的回应,而对于索取的事实,从始至终都是回避的。不得不承认,女性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就意味着是与生俱来的“原罪”,以至于被索取也只能硬深深承受,直到人格枯竭,命丧黄泉。

说到底,“从夫居”作为一种结构使得女性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是临时成员,这导致原生家庭对于女性的投入往往是相对较少的,甚至就算原生家庭在女性成长过程中有既定的投入,也要在女性成年后想尽办法索取回来,所以出现“扶弟魔式索取”也就不足为奇。

因此,对于现实版“樊胜美”之死中呈现出的“扶弟魔式索取”来讲,大概率应该不是个例,基本的差别只能是体现在索取强度上。当然,这里并非是说所有女性在原生家庭的处境都是一样的,而是就社会的普遍性存在而言的。

从这个层面上看待当事女孩弟弟不想回应,以及当事女孩父母没在回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说到底,我们不会否定,也不能否定他(她)们对当事女孩的情感所在,但是他(她)们也无法否定对当事女孩的索取事实,而这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症结。

要知道,“重男轻女”的具体内涵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核心诉求还是基于“从夫居”(传宗接代)。这方面的问题虽然已经在松动,但是核心的基质中,还是并没有改观多少,以至于二胎放开后,生儿子的氛围再次卷土重来,即便不少父母嘴上说“生男生女”都一样。

并且,我们时常听说,为生儿子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事儿,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为生女儿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事儿。这就足以说明,即便“生男生女都一样”已经挂在嘴上,还是无法掩盖“重男轻女”的丑陋嘴脸。

并且对于不少外婆外公来讲,基本上是亲孙子的多一些,而对于外孙层面的情感投入上,多半只是面上的事儿,真要是让长久的照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并且对于女性来讲,这方面好像也觉得理亏似的,总觉得不该麻烦娘家人,这导致女性出嫁的越久,对原生家庭就越来越感情淡化,直至成为单纯的结构性关系。

另外,“重男轻女”之于“养老现实”的异化越来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从夫居”的结构框架已经把女性当外人看,可就现实而言,不少女性已经投身到原生家庭的养老秩序中,并且不少父母已经认为女儿是养老的最后防线,但这也是基于“养育回报论”而言的。

也就是,既然“我们养育你长大成人,把你顺利的嫁出去,你就应该在我们老的时候反哺”。这种逻辑看起来是符合“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但是却透着浓厚的“爱的置换”,而所谓“爱的置换”底色里,自然充斥着无情的道德绑架。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现实版“樊胜美”之死,似乎就能更为容易一些,并且我们也能较为清楚地认识到,其实有些父母所谓的爱就是爱自己,并且他(她)们认为孩子只是自己的工具,到一定时候,该用就用,根本不管孩子的感受如何,直到人性被扭曲,内心被碾压,才明白那不是爱。

与此同时,“为孩子不孤单,所以再生几个”,这大概率是一些父母的托词。在他(她)们看来,人的存在性就是亲缘效应的达成,只要兄弟姐妹多,就能摆脱人间的孤独感。可事实上,如果“只管生,不管养”,非但不能化解孩子们的孤独感,反而会让孩子们因原生家庭的不幸陷入连续不断的困境。

正因为如此,一些家庭的亲子关系不畅,才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必然。很多父母总觉得为子女付出很多,但是在具体的付出时,却总是将子女的好归为自己好,而子女的不幸却尽可能地去撇清,这导致子女但凡看清亲子关系的本来面目后,就会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直到消解为仅剩的“血缘勾连”。

因此,请别再说“多生几个孩子是为孩子们好”这种话,因为想要达成积极的图景,是需要父母们去不断付出的,要不然,不仅孩子们的孤单感问题无法解决,很可能优秀的孩子会被糟糕的原生家庭逼向死境。所以,在面对现实版“樊胜美”的问题上,这可能不只是“重男轻女”的问题,更是“如何当好父母”的问题。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