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现状:无市场、无资金、无渠道

2436

《舌尖上的中国》

都市快报讯 7月初,苏格兰爱丁堡国际电影节,“大师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导演王兵。这个对于中国观众略显陌生的名字,在异国他乡却已登上“大师”之位,他的纪录片代表作《黑金》和《铁西区》在电影节上放映,《铁西区》还在各大影展上频繁得奖,并在欧洲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

另一方面,随着蜘蛛侠与蝙蝠侠的票房大战拉开帷幕,国产保护月进入尾声,但作为国产片的一部分,纪录片的发行还在亦步亦趋,零公映量还在尴尬出现。

目前国内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基本选择直接将作品拿去海外电影节参展,墙内开花墙外香,有的作品甚至只能令导演自娱自乐。在国内偌大的电影产业中,纪录片颇有鸡肋的味道。

见习记者 顾欣悦

 制作难 换不来可观钱途

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共生产16部纪录片,总投资约5亿元,总收入约7亿元,却没有一部通过票房收回成本。这样的境地,几乎把纪录片逼到了生存的夹缝。

去年年初,原生态鸟类纪录片《天赐》在北京与少数观众见面。导演孙宪说,他用了7年来拍摄,大部分内容都是他和团队蹲守在树上,用一个机位完成的。他哽咽说:“前几年,我曾经觉得这片子拍不下去了,全靠守岛的老大爷一直在支持我。”

一部《上访》,赵亮从1996年电影学院毕业后开始,一共花了12年时间,积累下来的素材长达400多个小时,光剪辑就用了两年。若拍摄纪录片要以票房为目的,那么十二年磨一剑这样的周期也未免长得太不计成本。

2011年,法国纪录片《海洋》在内地影院上映,还找来姜文做中文解说员。有姜文特色的旁白表现不俗,起码拉近了中国观众,但在票房上依然无法跟最普通的商业片相比。即使存在关于迈克尔·杰克逊的《就是这样》,票房能超过千万,纪录片在商业价值上的表现仍然缺乏吸引力。既然钱途渺茫,外行更需慎入。王兵说,“拍独立纪录片,跟拍主流片的人没法比,因为它无法给你带来那么多的物质财富。”

 出路少 导演大多为圆梦

 禁令多 发展突破都不易

在商业片如爆米花的年代,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纪录片难以通过正常途径播出。在北京,有百老汇电影中心这样的艺术影院,或者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样的文化沙龙上会放映纪录片,但这种地方数量很少,规模不大,不以赚取票房为首要目的,想从中收回投资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有记者经过调查后说,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便是“无视名利,只为理想”。

最近,纪录片在国内焕发出了色彩,《舌尖上的中国》功不可没,央视纪录片的销售额比去年激增50%。但电视纪录片的赢利和火爆,却对电影纪录片仍无效用。电影纪录片面临的“无市场,无资金,无渠道”的“三无”状况,令人望而却步。吴宇森、陈可辛这样的商业片大导演绝不会贸然涉足,即使是知名的导演,也只是为了圆梦。比如崔永元(  微博 ),花了8年时间、1.3亿元拍摄纪录片《我的抗战》,却要列一个30人的名单,挨个打电话去拉投资。32集的片子完成后,陷入了没有买家的困境,节目组一度停发工资。

在国外,纪录片得到的支持不仅来自于民间基金,很多公共电视台、电影节也会提供资金。同时,播放平台有探索、国家地理、历史频道等,不但覆盖率广,收视也不错。反观国内,观众要看纪录片,就只能指望央视9套这一个平台。

相比国外纪录片的“顺产优生”,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说,除非是政府主导的项目,绝大部分纪录片在拍摄前都拿不到广电总局的拍摄许可证;而拍完之后,除非有电视台购买,否则根本没有通过公共渠道收回成本的可能性。纪录片导演们一致认为,因纪录片题材一般都选择直面社会问题,“准生证”太难拿。而突破不了“拍摄许可”和“公映许可”,又如何能借鉴国外的成功之道,去挖掘纪录片的商业潜质?

2010年,贾樟柯的《海上传奇》难得地在院线上映,共计4个城市80场,他笑称,“不要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无论如何,纪录片目前仍然需要很多人不计回报地奉献和投入,才能让未来更加清晰一些。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

2020豆瓣华语电影,第一不是《一秒钟》,《夺冠》成垫底

2020豆瓣华语电影,第一不是《一秒钟》,《夺冠》成垫底

又一部爱情剧未播先火,2袁冰妍再次挑起女主大梁,男主让人期待

又一部爱情剧未播先火,2袁冰妍再次挑起女主大梁,男主让人期待

《舞乐传奇》今收官“零差评”启古装剧新模式

《舞乐传奇》今收官“零差评”启古装剧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