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说]穿越片太烧脑?来上时空旅行课吧!
1886
时间旅行的N种方式
3'26''
79480
关闭自动播放相关专辑 推荐视频:收起视频
正在播放
腾讯娱乐专稿(文/方聿南 策划/萧颀)
人类能否前往未来?又能否改变过去?
最近,接连登陆内地银幕的两部科幻巨制《X战警:逆转未来》、《明日边缘》不约而同都在时空旅行上大做文章,着实让科幻迷们过了一把穿越瘾。前者中未来变种人遭到猎杀濒临灭绝,回到上世纪70年代阻止哨兵机器人的研发,是他们得以生存的唯一希望;后者则将镜头对准一位被迫踏上战场的军官,从未经受军事训练的他很快在枪林弹雨中丧命,随后却进入时空回廊,不断往返于临终一日,随着作战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也越来越接近这诡异循环的真相。
接连两部科幻片都瞄准时空穿越题材,或许你会担心因题材撞车而导致审美疲劳,但小编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绝对不会!且不说两部影片从风格到剧情各有千秋,哪怕具体到时空元素上,两者的“穿越观”也迥然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平行宇宙理论,后者则归于时空循环的分支,这两类均是科幻电影十分常见的时空旅行样式,趣味性不相上下。《逆转未来》改编自80年代的漫画,穿越观相对传统,以“双线并进”呈现时间的因果效应。《明日边缘》则基于新世纪小说,样式更为新潮,将时空怪圈与未来战争做了完美嫁接。
两部大片都足够热闹,同时不至于太深奥,令人看得过瘾,又得到智力启发;或生出一堆关于时空旅行的疑问,或急欲寻找同类作品继续观摩。接下来,我们就从理论原点出发,为大家普及时空旅行这一体系庞杂的银幕学术难题,并借典型电影案例做多媒体教材,让你在由浅入深的“实践”中深刻领会穿越的精髓。
《星际迷航》、《星际之门》中的穿越方式都脱胎于真实的物理假设
时空旅行原理考: 相对论/虫洞/量子物理等学术理论支撑
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是线性的,人们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自然前进。时空旅行就是对这种常态的打破,标志着正常时间秩序被扰乱。狭义的时空旅行指个体突破线性,穿越到过去或未来;从广义来说,窥见未来的动态,向过去或未来传送物品,与过去或未来的人进行实时通讯等等,都属于时空旅行的范畴。
时空旅行最早萌芽于18世纪科幻小说,早在上世纪初的默片年代就登陆银幕,五六十年代又在电视领域开枝散叶,发展为科幻影视剧中广受青睐的一大分支。相比物理学家的亦步亦趋,影视作品中的时空旅行有很大的自由,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思,并为各类假说提供了视觉化模板。大众可借此领略时空旅行的魅力,科学家亦可视其为检验思路的一种手段。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已经揭示,在物理层面前往未来并非毫无依据。当然,他的假说仅停留在理论上,针对的也只是微观粒子而非宏观物体,更别提科幻片中的大活人了。至于回到过去,迄今仍无公认的理论支持。时空旅行在科学上,仍然主要作为检验理论的基础假设而存在。但这令人沮丧的事实,并不会限制科幻创作者的灵感。
文艺作品制造时空旅行的方式多种多样,很多都脱胎于真实的物理假设。《星际迷航》中23世纪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能用曲速引擎做数倍于光速的宇宙航行,在初代电视剧中,企业号发生意外而发现曲速引擎的一项附加作用——重力助推,从此便能借此做时光旅行,之后的数部电影更强化了这一功能。此外,虫洞理论也被影视创作者吸收。通俗地说,虫洞指的是空间中无处不在又难以觉察的时间裂缝,英剧《神秘博士》(观剧)以宏观的方式展现过外星恶势力穿越时间裂缝入侵的阴谋,美剧《星际之门》则围绕一具古老的外星高科技虫洞“星门”,可以将人传送到宇宙中特定的时间和坐标。
霍金曾在黑洞理论中提出,由于黑洞的质量极其庞大,其引力波可使空间扭曲,从而影响时间的流逝速度,形成天然的时间机器。《星际迷航11》开头,史波克制造一具人工黑洞来毁灭超新星,却无意中将罗慕伦采矿船送到了15年前。《天才眼镜狗》的高潮部分,由于时间线出现严重紊乱,地球上空形成巨大黑洞,吞噬一切。
近年来,量子物理学中的多重世界观也成为热门话题,该观点认为,我们的世界会随着每个决定和选择,分化扩散出无限数量的平行世界,《时空线索》、《源代码》中,原本只用于观测过去的机器,却将整个“过去”衍生为一个个真实的世界,令主角往返其中,拯救危机。
此外,也有相当数量的科幻电影,并不要求时间旅行存在一个坚硬的内核。《回到未来》、《黑衣人3》中,制造穿越的是不透露原理的人造时间机器;《波斯王子》的时之刃、《阿兹卡班囚徒》的时间转换器,乃是魔法驱动的神器;美剧《英雄》(电影版、美剧版)的Hiro、《时空恋旅人》的蒂姆一家,借助的则是自身超能力;而《热浴盆时光机》、《时空急转弯》等喜剧片,索性将穿越归因为“自然现象”。归根结底,时间机器是故事的催化剂,观众都等着看冒险呢。
50余年间,借助TARDIS神秘博士在历史长河中“如鱼得水”
历史到底能不能改变? 影视剧中时空旅行的三大假说
原理介绍完毕,激动人心的时空之旅终于开始了。不过沿途究竟是何等风光,科学家们也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林林总总的假说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历史不能改变
在第一类假说中,时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切已发生的早已注定,改变历史万万不能。譬如你回到过去,杀死了自己的祖父,那眼下这个你是否该存在,就令人挠头了,这就是著名的祖父悖论。受制于祖父悖论,穿越者要想改变历史,只会出现两种情况:
其一,大自然的力量会阻挠你的一切尝试。单元美剧《阴阳魔界》有一集曾讲到,科学家试图穿越时间疏散广岛人群、刺杀希特勒等,却都因重重意外而失败,最后他得出结论,历史无法改变。其二,穿越者表面上具有自由意志,可以为所欲为,其实不过是被动的观察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已形成结果的一部分。《时空线索》中,FBI通过时间机器送回一张纸条,以期挽回一名探员的生命,谁知就是这张纸条导致了该探员的死亡。命数无法更改,被称为命定效应。
若将第一类假说的要求放宽,还可延伸出一种变体。以威尔斯小说改编的《时间机器》为代表,科学家为拯救车祸丧生的妻子而发明时光机器,但当他回到过去,依然无法从车轮下救出妻子,因为一旦妻子复生,他就无法发明时间机器了;但是对于穿越引发的其他连锁反应,影片则不加考虑。《神秘博士》中也有相仿的论述,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博士称“某些事件是时空中的固定点”,一旦改变会令宇宙秩序崩溃,言下之意,不相关的则可篡改无碍。
此假说另一好玩之处在于,常会出现因果互为颠倒的“自益悖论”。假设你发明了时间机器,并回到过去将技术告知过去的自己,那么该发明的最初创意究竟从何而来呢?就像古老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诘问一样,是个无解之谜。进一步假设,你送给过去自己的是一件实物,那么这件物品必须在整个过程里没有哪怕一个分子的改变,否则将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产生违背。《终结者》之所以规定只有生命体才能穿越,正是考虑到该定律的约束,但由于剧情需要,又将拟形机器人视作“生命体”,“作弊技术”可谓高明。更严谨的作品于是采用意识而非实体穿越,比如《逆转未来》,在物理上就相对更站得住脚。
第二类:历史可以改变
与亘古稳定的第一类相比,第二类假说被“涟漪效应”主宰,脆弱得不像话。想象你在池塘中投入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会不断扩散,最终影响到池塘边缘。在这里,池塘是整个时空,石子则是对历史的轻微改变。涟漪效应又称连锁反应,在风靡互联网的《蝴蝶效应》中有生动的示例,一点细微的改变如何波及开来,对未来造成翻天覆地的改变。严格来看,在这一时间线中,任何小悖论都可能是致命的,会对整个宇宙的存在产生威胁,正如《死亡幻觉》中所展示的。
由于时间的连续性,在产生扰动的一瞬间,此后的时间线都将受到影响。所以关于第二类假说的影视作品,最大的难题是如何解释历史的骤然改变,一种常见设置是重置所有人的记忆和生存状态。比如《回到未来》中马蒂破坏了年轻父母的邂逅,导致他自己渐渐消失,当他修补了历史后回到现在,发现父亲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此类假说还有一个关键词叫“抗涟漪效应记忆”,这是穿越者和历史改变者拥有的专属特权——他们的大脑可以不受重置影响,保留历史改变之前的记忆,所以马蒂重返家中才会大感惊讶。不过该特权也有副作用,比如《逆转未来》结尾,作为穿越者的金刚狼记忆无法重置到没有哨兵机器人的新时间线,导致他“有40年的历史课要补”。
第三类:穿越到平行宇宙
鉴于在编故事方面,前两类时间线都有太多的悖论无法自圆其说,所以电影人通常求助于更灵活实用的第三类假说。在这里,每一次穿越,都等于产生一条不同于出发点的平行时间线,该平行宇宙与我们的世界大致相似,但又有细微或显著的不同。这样一来,许多难题就迎刃而解:当你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你只是杀死了平行时间线中另一个自己的祖父,对你毫无影响;你携带任何物品穿越时空,也不会违反能量定律;当你回到改变后的当下,这里已经不是你出发的时间线了,因此所有人的记忆与原初不同,也就理所当然。由JJ打造的《危机边缘》正是平行时空的典型代表。
《回到未来》中布朗博士分析,时间长河中的每一个点都存在与之平行的点;《重返中世纪》的科学家也断言,任何去往过去的时间旅行,其实都是踏进另一个时间进度比当下慢的平行宇宙。近年来银幕科技发达,平行时间线除了“自然生成”,还可以人造,《时空线索》便是将量子现实化作了平行宇宙,到了《源代码》,已经可以“量产”了。有人不禁要问,我们的现实世界,也有平行时间线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DC的漫画电影中,有世界大战,有911事件,但2000年当上总统的是超人的死对头莱克斯·卢瑟,那就是一个与我们有同有异的平行宇宙。
在《明日边缘》里,阿汤哥将一次次重复经历自己临终之日
观光旅游/完成使命/陷入死循环...穿越影视作品案例赏析
理论课暂时讲到这里,下面进入最激动人心的实践环节——根据电影我们归纳出时空旅行的多种样式,按照理解难易度排序,方便读者由易到难一步步进阶,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根据喜爱的电影找到同类。
1. 闪进未来型
这一类影片将主角送往未来,由于规避了历史因果悖论,几乎不牵涉逻辑困境,故思维门槛最低,重在通过时间的跃进,放大某些耐人寻味的对比,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传递价值观。跳跃幅度较小的《费城实验》、《两世奇人》、《时空急转弯》讲述主角在陌生未来的冒险奇遇,表现时代差异;大幅度跃进如《人猿星球》、《时间机器》、《蠢蛋进化论》不乏“大梦一场,世上已千年”的意境,在猎奇逗趣之余,展现一种沧海桑田的沧桑感,同时又揭示,当下的人性精神在遥远的未来依然作用显著。此类穿越电影甚至可以不是科幻片,《人生遥控器》、《女孩梦三十》通过一个奇幻的处境,给都市人上一堂心灵辅导课。基本上,此类时空旅行只是主角前往一个异世界的借口,本身没太多可回味的,穿越后的经历才是看点。
2. 观光旅游型
此类型颇不拘小节,虽然承认涟漪效应的存在,但涟漪总是一现即逝,无法对时间线造成长远的影响,所以穿越者尽可以在历史上胡闹蹦跶。早期的《时间隧道》、《时空游侠》等美剧采用这种样式,是考虑到当时观众理解力不够而做的简化设置,如今则更接近一种复古的标签和噱头,比如50年长盛不衰的《神秘博士》。此类作品中,时间旅行的基本原理依然靠边,重在博览不同时代的风土人情,展现当代文明与古代观念的碰撞,制造当代人与历史名人的妙趣互动等等,犹如一堂堂令人流连忘返的历史课。电影代表作有《比尔和泰德历险记》、《天才眼镜狗》、《时空大盗》、《鬼玩人3》等,都是景致多样的谐趣之作。不过也需警惕,若涟漪波动足够大,仍会对时间秩序产生破坏,比如《天才眼镜狗》中两个舍曼相遇,就一发不可收拾;《神秘博士》更是经常玩得太尽兴,对时间灾难迟觉一步。
3. 完成使命型
从这一类开始,时空旅行终于被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看待了,穿越过去通常是为了完成某种时间使命。涟漪效应得到充分承认,但被限制在相对狭义的范畴内,主角集中精力改变某些大事件,而对于此过程中引起的其他扰动,从不多加理会,也不会酿成后果。整体而言,适当的脑力激荡,主要还是为了衬托动作、喜剧、悬念等娱乐元素,例如《阿兹卡班的囚徒》、《王牌大贱谍》、《决胜时空战区》、《黑衣人3》以及《星际迷航》的《抢救未来》、《下一代》、《第一次接触》和2009年版前传等多部电影。为了减少硬伤,有时也会给穿越加上种种限制,比如《超越时间线》穿越需要极高的能量,《英雄》停留时间有限,《迷失》穿越地理有限,《七天》每次只能回到七天前,《星际之门》有着严格的使用章程,《波斯王子》索性“先倒退再重来”,消除一切BUG。
4. 连锁反应型
到了这一型,涟漪效应终于得到足够的重视,旅行者务必小心翼翼,对历史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可能造成无法修复的时间灾难,到那时,拥有抗涟漪反应记忆的他们是唯一的救世主。这类作品可以拍得很复杂,像《死亡幻觉》、《环形使者》一样,众多影迷需要阅读观影指南才能理清头绪;也可以拍得很通俗,不乏《回到未来》、《蝴蝶效应》、《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话题》这样著名的案例。但不管是哪一种,都需要主创精心编织细节,保证有伏笔有呼应,影迷从片中寻找对应的细节,也成为观影的最大乐趣。当然个中也不乏简化操作,如《史前新纪元》只是简单交代人们回到了平行宇宙的史前时代,接下来就专心打恐龙了,还有《一声惊雷》那样故作高智商却弄巧成拙。
5. 命数已定型
前文提到的祖父悖论和命定效应在此终于发威,宿命论接管一切,时间机器成为一种透着消极意味的摆设,穿越事件本身,已是漫长时间线中早已嵌定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法国科幻片《堤》最早在银幕上实践了这个理论,一个常梦到死亡的少年,因梦境而踏上不自觉的圆梦之路,由该片启发的《12猴子》则更为人熟知。《终结者》系列最能诠释因果循环的存在:天网为了刺杀反抗军领袖派出机器人,反抗军派出战士保护,使此战士成为领袖的父亲,消灭的机器人被赛博戴恩公司逆向工程,加速了天网的研制,这么一圈绕下来,到底谁帮助了谁,谁对抗了谁?老版五部《人猿星球》构思奇巧,可以从任何一部开始看,都能首尾相连构成一个时间环,奴役和反抗,追捕和逃脱,灭族和崛起,均在一次次重复。《环形使者》也有一条相似的支线:老年乔的妻子被造雨师所杀,他回到过去猎杀少年造雨师,殊不知正是此举令造雨师变得暴戾。
6. 另类穿越型
常规穿越即实体穿越,特征是BUG多、套路不易突破,于是便有主创另辟蹊径。上面提到的意识穿越,也称附体式穿越,不仅免除了热力学定律的困扰,还能有效防止两个本体相遇的悖论。意识穿越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使用是在美剧《量子跳跃》中,每一集主角都会跳跃到新的时间随机附身上某人,最近的《往生拯救计划》也借助意识穿越来破案。这样看来,《逆转未来》的漫画原著在80年代初就有此构想,确属前卫。实验片《雷管》与附身正好相反,实体穿越后反而诞生出新人格。《黑洞频率》的“通话式穿越”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此外还有一种“心灵穿越”,电影《致命报酬》、《预见未来》、美剧《神秘召唤》、《明日新闻》、《死亡地带》、《未来闪影》都有主角提前预知未来事件并作出反应的情节,属于广义上的时空旅行。
7. 时空循环型
严格地说,此类并非时空旅行,最起码不是主动的时空旅行,而是倒霉蛋陷进了时空怪圈里。当遭遇时空异常点,或某些事件触发了时空裂缝,或经过人为干预,时间线就像卡住的CD一样,反复播放同一段,形成死循环。《土拨鼠之日》并不是首部以时空循环为根基的电影,在它之前还有短片《12点01分》(后被改编成长片)等等,但它首次将此概念注入流行文化,为该类型奠定了不少低调,因此最为人铭记。此类电影最大的主角是时空和物理学,最考验编导的创作力,对于观众来说也十分消耗脑细胞。譬如《源代码》、《时空罪恶》、《恐怖游轮》、《破日》等,都设置精巧,经得起细致推敲,引发阵阵解读热潮。此外,循环往复的情景也适合制造笑料,华语片《大话西游》、外片《极速凶间》都以此制造无厘头效果,而在外媒评价中即将登陆内地的《明日边缘》似乎也十分搞笑。
诺兰大神的新作《星际穿越》充分体现了时空旅行作品的三大趋势
烧脑烧钱外加多元素混搭, 时空旅行作品三大新趋势
这几年,不仅是好莱坞的时空旅行作品盛行,就连大陆的各种穿越剧都蔚然成风,姑且不论质量如何,但显而易见的是,时空旅行已不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东了。纵观近年来的穿越作品,大致有如下三种趋势——
复杂度提升 。上世纪的科幻电影多把时空旅行用作特效与笑料的陪衬,编导绞尽脑汁,目的是让观众可以不动脑子享受高概念的乐趣。如今的观众没有那么“娇气”了,影片的烧脑程度也随之提升。《死亡幻觉》、《时空线索》、《源代码》、《时空罪恶》、《死亡游轮》、《环形使者》,若在毫无准备下看完,要么云里雾里,要么似懂非懂,而且官方也不保证给出正确唯一的答案,在互联网开辟延伸的解谜讨论,激发头脑风暴,是科幻爱好者痴迷的话题源泉。
大制作盛行 。《逆转未来》、《明日边缘》两部商业巨制的接连来袭,令人意识到时空旅行的高概念形式完全可以与高预算、大特效并行不悖。此前的《终结者》、《回到未来》等大片将穿越表现得尽可能通俗,情节复杂的则多半带有小众意味,这是电影的商业本质所决定的。新世纪以来,随着其他题材的高智商大片如《黑客帝国》、《盗梦空间》在流行文化掀起波澜,大众对高概念科幻片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时空旅行成了新的宠儿,诸如《时空线索》、《环形使者》、《源代码》等内核过硬的作品,都有大明星加盟和逼真的特效场面,事实证明,票房依然可观。今年秋季还有一部万众期待的《星际穿越》,想必诺兰大神的原创新作一定不会令人失望。
多元素混搭 。早期科幻片多半用一两个点子就能撑起一台好戏,《人猿星球》仅靠一个逆转包袱,《回到未来》就是不停修正平行宇宙。如今爱思考的影迷可能会觉得意犹未尽,所以《死亡幻觉》既有时空裂缝,又有涟漪效应,《时空线索》从量子现实引出平行宇宙,《源代码》在此基础又掺入时间循环,《环形使者》既把《蝴蝶效应》高调化、实用化,又不乏《12猴子》的黑色幽默。
电视剧则有更多的篇幅将混搭进行到底,《英雄》、《迷失》借用时间理论百无禁忌,《神秘博士》更是“什么都拿一点”,不断对五十年来累积下的因果漏洞拆了东墙补西墙,虽然不够严谨,但将时空的奥妙烘托得淋漓尽致。时空旅行也与其他高概念元素混搭,《恐怖游轮》与“濒临死亡片”(即将一切异象解释为死者临终的环境)难舍难分,展开更多解读空间;粉丝向作品如《关于时间旅行的热门话题》,充满自己调侃自己的反类型特征;而《星际穿越》来势汹汹,其磅礴和精深大有挑战《2001:太空漫游》之势。
在改变中前行,时空旅行电影的未来,一片光明。
结语
当下,时空旅行已不是高端话题,而成为了坊间的“热门话题”。电影人要想持续以此唤起影迷的新鲜感,就要博采众长,看准趋势,拿出更多的看家本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