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十分钟一广告的《巡回检察组》(人民的名义2),为何没能超越前作?
3528
原标题:每十分钟一广告的《巡回检察组》(人民的名义2),为何没能超越前作?
作者:牛角尖
2017年,一部横空出世、起先并不受市场关注的公安题材《人民的名义》走红市场。在当时,该剧以破8的收视率和一连串的经典台词、达康书记表情包,跑赢市场大盘,成为当年的现象级。
时隔三年,当相同的班底、相似的题材回归后,市场沸腾了:更名为 《巡回检察组》(原名《人民的正义》)的公安题材,播出不到三日,收视率直接破2%, 截至目前,该剧的最高收视率已经突破3%,成为今年下半年收视率最高之作。
不过, 与其收视率高开高走的情况不同的是,该剧在网播及口碑层面,并未达到市场预期,甚至出现了作品质量严重低于预期的现象。 目前,该剧在豆瓣上的评分为6.4分,与“前作”《人民的名义》口碑相差1.9分。
《巡回检察组》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金盾影视中心、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余飞编剧,于和伟、韩雪、马元、韩童生等人领衔主演的检察法治剧。从制作班底来看,该剧除了未能保留原编剧周梅森外,其余阵容基本保持原班人马。这也让另一部同题材、由周梅森担任编剧的公安题材《人民的财产》,顺理成章的“碰瓷”《人民的名义》。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巡回检察组》目前面临的问题都尤为之多。从剧中中插广告过多影响大众观感,到法制剧“小细节”漏洞百出,《巡回检察组》要面临的并不仅仅是收视爆红、口碑过低的问题,还有背负“剧二代”头衔之外,公安题材是否具有一定的市场受众。这是之后所有待播的公安剧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每十分钟一广告, 《巡回检察组》成“人民的打脸”
“人民的正义,人民的评价,人民的打脸,我们政法的脸往哪里放。”这是韩童生饰演的东川省政法委书记张友成,在剧集开篇不到五分钟内的一句台词。不曾想,真正让这部剧“打脸”的还不仅仅是细节简陋这般简单。
对于公安题材剧,大众的认知是这类作品多难以招商,但在《巡回检察组》这部剧中,情况却尤为相反。 剧中,不仅多处明示了这部剧招商资源很好外,还安插了诸多小广告。比如韩雪在剧中扮演的监察室主任,上一秒还在车中与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熊绍峰(冯雷饰)探讨案情,下一秒台词横插“唯品会”剧情,令人愕然。
类似的还有两位警察谈论案情谈着谈着,对方掏出一袋沃隆坚果“软广“植入……据不完全统计,这部剧在播出的第一集中,插入的“硬广+软广”的植入不下8个。 从广告类型来看,衣食住行、数码电子、游戏植入等应有尽有,而就其插播模式来看,除了剧情软植入外,每集开篇至少两个的“口头播报”,和播出期间屏幕下角弹出的贴片广告,尽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在广告中追剧”的错觉感。
不可否认,《巡回检查组》在商业回报层面,无论是在收视、还是广告招商层面,都颇为成功;但问题是,当一部严肃正剧平均每十分钟出现一软广的情形,也大大削弱观众追剧体验感。“广告未免太多了吧!”豆瓣上,靠前的一条短评中,该评论点赞数量突破330个。
除此之外,观众还对这部剧中出现的诸多法律问题提出质疑, “开场出现的合影大楼,居然是省人大、省政协、省司法厅、省检察院四个单位在一座楼上办公,试问全国有这样的地方吗?”、“张一苇被人诬告强奸案,被警方带去问话后,女方表示撤诉,从法律角度来看,刑事案件被害人谅解后,依旧可以立案,何况被害人也要求了警方立案,还其清白,剧情却胡乱编写……”。
诸如这样的小细节,本剧中还为之不少。加之,剧中韩雪、韩童生分别饰演的女检察官和东川省政法委书记两位角色,前者被网友调侃为“工具人”的同时,演技拙略、形象出戏令网友反感;后者则在大众深入人心的多个“小人物”形象中,饰演高官频频令观众出戏。
“人民的打脸”,这句剧中衍生出来的台词,正成为这部剧目前在市场中的舆论走向。
宣发错位, 《巡回检察组》 应该对标《沉默的真相》?
虽然吐槽声众多,但《巡回检察组》也非毫无优点。 这部剧的编剧余飞,是昔日撰写过《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案六组》系列作品的知名编剧,其擅长推理+悬疑的编写风格,也在本剧中得到印证。
《巡回检察组》开场就通过一位老奶奶胡雪娥的“大闹”十大法治人物表彰大会的举动,撕开一桩本市大案“九三零杀人事件”,随着主角于和伟化身的“卧底”检察官,已经定论的案件得到反转,并牵扯出一桩有关冯森的“妻子被杀案”。
与此同时,牢房那边因被判故意杀人罪的“平城四少”之一的黄四海,与狱友结仇。其父亲黄雨虹(东川省首富),在外想尽一切办法巴结身为东川省政委书记的张友成,巴结未遂后,黄雨虹与其儿子张一苇、妻子郑双雪展开商业合作,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张一苇入狱,以此打破张友成的为官原则。
(人物关系图)
不难发现,多条线索平行叙事,是该剧最大的看点。 而剧中大案件套小案件的剧情走向,也让沉入剧中的观众感叹:颇有悬疑剧《沉默的真相》的味道。
其实, 《巡回监察官》起初被网友打差评的原因除了广告横生、专业知识不过关外,最大的问题在于包裹着“人民的名义2”的头衔。 而《人民的名义2》为何走红于当年市场?除了剧作水准过关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近年来为数不多顺应党的号召、却又不沦为“政治剧”的一部反贪题材。
可《巡回检察官》的看点,显然并不是如同《人民的名义》般落脚在“反贪”、看政治内斗层面,而是基于编剧余飞攥写后的一次“悬疑”重生。或许,宣传方换个概念、重新包装一下,口碑走势会与当前境况大有不同。毕竟近期剧情中出现的《电脑山庄杀人案》一书,已经开始点题。
这是属于宣发对于市场定位的一次错误预判。
王一博、杨幂加盟, 公安剧逐渐“复合化”?
提起公安剧,观众最先想到的一定有《重案六组》《湄公河大案》等一系列经典公安题材,早期的公安剧也的确如这些经典般影视剧所示,并不算熟悉的中生代演员、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推理过程。
2010年前后,随着政策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公安剧监管趋严、难以上星成为当时市场的一大播出现状,久而久之,这类题材也就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这几年,公安题材多以悬疑网剧的面貌复出,譬如2015年前后火遍大街小巷的《余罪》,2017年一度被市场评为现象级的《白夜追凶》,无不是借助悬疑剧外壳重生的“新公安剧”。
这当中有这样几部作品需要格外强调,一部是2017年爆款台网剧《人民的名义》,一部是2018年爱奇艺先播、后登上央视播出的《破冰行动》,及今年上半市场中播出的《三叉戟》,这几部都符合传统公安剧的制剧标准,即严格以人民警察为创作背景,由老戏骨演绎,重现官场、或犯罪现场的作案因果。
而从这些已播作品来看,无论是传统类型公安题材,还是借助其他元素重新创作的“复合型·公安剧”,他们在大众市场接受层面,只要作品品质得到保障,就会有一批受众,甚至在出现爆款面前,公安题材占据较大篇幅。
这或许也是这几年市场中公安题材频出的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播和明年待播的公安题材,多达20余部。其中不乏涌入“顶流”王一博参与的《冰雨火》、杨幂领衔主演的《暴风眼》,还有今年已经播出的经侦剧《猎狐》《燃烧》等。在题材类型和演员阵容上,这批公安剧,已经逐渐走向“复合”型,老戏骨搭配年轻演员,融入其他新元素,比如谍战、情感等,也将助力公安题材逐渐“年轻化”。
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批量而来的公安题材陆续涌入市场后,这类本就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的红线题材,将会如何收场? 《巡回检察官》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案例,头顶“爆款剧二代”光环,最后却落得个细节不过关、广告多,这对于昔日打造出《人民的名义》这部爆款作品的幕后出品方,无疑也是一种遗憾。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