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雨子:“在线看电影”这件事,前景和边界各有多大?

937

发布:2022-01-04 14:26:26  来自 朦朦墨色染 女儿家会员

原标题:聆雨子:“在线看电影”这件事,前景和边界各有多大?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聆雨子】

继“史上最强”贺岁档后,我们迎来了“最强清明档”:

正月初一至初六,内地影市票房累积超78亿元,共有1.6亿人次走进影院;清明三天假,“十多部影片齐上阵,单日票房破3亿,总票房超7亿,单片票房超4亿,打破多项票房纪录”。

不知还有多少人回味一年前:就在2020的上半年里,“看电影”这件事,只能“在线进行”。

根据《2020年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显示:

在影院停摆、电影大盘整体下滑的趋势下,2020年网络电影的表现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线上影片累计正片有效播放量为528亿,其中网络电影的播放量为112亿,同比增长30%,占比提升至21%。网络电影上新数量为769部,共有79部影片分账票房破千万、同比增加41部,千万级影片票房同比增长125%。

极致亮眼的数据,只不过院线里的佳绩当前,大家没怎么注意到网络的战场而已。

有趣的是,作为去年“院线转网络”的代表作品——徐峥的《囧妈》,从题材与立意上,和今年的《你好,李焕英》非常相似:都是亲情、都是母爱、都是喜剧,只不过,走了不同的渠道。


一个作为如今强势回归的中国电影之绝佳代表,证明了“院线”依然是这一行里最具有话语权和生命力的部分;一个在非常时期选择了替代方案、提供了另种可能,告诉大家,互联网也是电影业可以参考的选择。

不知道这算殊途同归,还是分庭抗礼。刚好,这俩词很传神地表现了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之间又有亲缘又斗争的紧张关系。

的确,近年里,作为新兴事物的网络电影,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值得独立看待的影视类别。疫情为电影行业带来的生死存亡考验,更是成了它宣示在场的契机。

哪怕是这个属于院线的春节,也有分给网络的一杯羹:宋小宝导演并主演的《发财日记》,2月12日上映后,仅在腾讯视频平台,播放量就超过了9000万。其它如扶贫题材系列的重点作品《我来自北京之按下葫芦起来梨》、讲述武汉城市故事的《天才雀妈》、由陈浩民主演的喜剧奇幻片《济公:降龙罗汉》、漫影联动自制精编动画电影《灵域1》等不同类型的网络电影,也都收益不菲。

于是,一直有声音认为,以2020为分水岭,网络院线必将对实体院线带来重大冲击、甚至不排除在未来彻底取而代之。

网络电影的前景究竟如何?这“彻底取而代之”的未来,真会发生吗?

 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不可忽略的力量

首先要明确,挂到网络上去播放的、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并在线观看的电影,并不一定等于“网络电影”——后者指的是专为网络制作、或者专由网络发行的电影,是针对“院线电影”而言的一个狭义概念。

互联网在中国文化产业中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自然不会对电影这一锦绣江山敬而远之、拱手让人。

只不过,网络对电影的初级参与形态,长期以来主要偏重于两个方面:

第一,营销推广环节:两微一抖、公众号、直播间的造势,一直是大家获知电影信息、燃起观影兴趣的主要来源——用一个移动互联术语,叫做“种草”。《南方车站的聚会》够文艺、品格够高吧,刁亦男照样在李佳琦的淘宝直播间里卖出了25.5万张电影票,还顺带抢占了微博热搜。

第二,部分网剧成功后的“大电影化”,就是从网络走向院线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比如《屌丝男士》之于《煎饼侠》,《万万没想到》之于《万万没想到之西游篇》。


一开始提供的是“宣传”和“铺垫”服务,但随着收入增长、实力提升,一定会升腾起更多野心,寻求在“放映”、“发行”这个领域中的地位提高。

说穿了,一直帮着吆喝的那一位,忽然意识到,自己也能制造产品。

和网剧类似,网络电影之起步和壮大,走的也完全是一条半自发路线。

2014年,《老男孩之猛龙过江》成为国内得到官方认定的第一部互联网电影。

 图截自豆瓣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它脱胎于一个成功的微电影前身(在优酷积累了8000万粉丝的《老男孩》),其次,发行过程中,它始终强调自己的优势在于“前期预热、互动等环节都将围绕互联网平台展开,并以网络大数据为后续运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前半句是“网剧成功后的大电影化”、后半句是“营销推广环节”,它完美地承袭了“网络对电影的初级参与形态”,古早味相当显著。

这之后,一些有影响力的作品开始跟进。2015年,《道士出山》以区区28万成本和8天拍完的制作周期,斩获网络票房2400万。2018年,《大蛇》700万成本,优酷分账5078万。

到2020年,据统计已有70部网络电影票房过千万,其中包括《鬼吹灯之湘西密藏》《倩女幽魂:人间情》等表现坚挺的大IP,也有《狙击手》《巨鳄岛》等新涌现的原创作品,排名第一的《奇门遁甲》收获5640万票房,似乎网络电影距离“亿级”这个数量单位,也不太遥远。

这是一条明显上行的路,是体量不断增加、头部产品数量不断提升、类型题材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制作公司入局的,日渐变宽变美的路。

分析一下,网络电影自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制作周期短、成本要求低,故而门槛不高,可以吸引更大范围的参与者,让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第二,播出速率高,且共存空间大,拍完、送审、定级、确定分账额度与形式、上映、产生流量费用和广告,整个流程非常清晰,不用排队等档期,也不用争夺有限的银幕数,完全可以大量并置在网站上供观众海淘拣选。

第三,回报率稳定,可控性高,风险低于院线。

第四,可持续推出形成系列,尤其优于剧影联动,相比“去电影院”的特殊仪式感,网络的日常伴随效应和渗透力,对大IP的孵化更加有利。

但是,在影响力上,这条路上的所有同行者,终究不能跟动辄成为全民话题的院线爆款并论(我相信大多数人并没听说过这些片名),收益量级也无法与动辄单日破亿、三日破十亿的院线大制作媲美。

也就是说,夸完网络商业模式的效率和性价比,我们还是得遗憾地承认:它当前的承载能力,暂时还不能消化院线中的爆款所释放出的庞大红利。

发展动力和存在价值,摆在那里,但瓶颈和天花板,好像也一目了然。

那么,有没有谁曾试着去打破这个瓶颈、重置这个天花板呢?

本文开头就提到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囧妈》,做到过吗?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