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户外运动的好处是什么
3000
一、运动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调整状态
人在刚刚醒来时,神经中枢尚未开始活动,全身肌肉十分松弛、软弱无力。倘若这个时候便去从事激烈的运动,很有可能由于用力过猛过急而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醒来之后,宜用10分钟的时间在室内活动。以使身体各关节活动自如,然后再投入运动。
注意进食
有的人以为,运动前多吃肉类对增强体力有好处。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运动前进食大量的肉类(尤其是猪肉和牛肉)后,肌体难以消化吸收。在运动时使得胃、肠的负担加重,结果引起腹痛。像韭菜、薯类、豆类等产气食物在运动前也不宜多吃,因为它们会使肠道充气而造成运动中腹痛。由于人体在运动时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堆积,所以运动前后应该纳入碱性食物,如西瓜、黄瓜、萝卜、香蕉、梨、苹果、南瓜、土豆、牛奶、豆腐、海带等。
防止岔气
岔气是指在运动时胸背的某个部位出现疼痛,如果遇上说话、呼吸和咳嗽时疼痛还会加重,医学上称之为“呼吸肌痉挛”。究其原因,大都是在进行大运动量活动前准备不足。人体突然从安静状态进入紧张状态时,难以马上动员起内脏器官,结果无法满足肌肉运动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另外在运动时呼吸频率太快,深度不够,致使呼吸肌连续过急收缩,长时间得不到放松。有时,天气寒冷或者大量出汗使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等,也会引起岔气。
发生岔气时,可以及时做深呼吸,然后憋气,握拳由上到下捶打胸腔左右两侧,再缓缓做深长呼气;或在深吸气后,请别人握拳自上而下捶击胸背;或躺在床上垫子上反复滚动,使疼痛慢慢消失。
战胜“极点”
人们在进行诸如长跑、长距离骑自行车、长距离游泳等一类的耐力运动时,开始一段时间后有气急或难受的感觉,严重的甚至出现心慌、头晕、四肢无力的症状。这在运动生理学上叫做“极点”。这是因为在剧烈的运动中,支持心跳和呼吸的内脏没有跟上肌肉和关节等运动器官的行动步伐而引起的不适应,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战胜“极点”为我们提供了锻炼意志的好机会,又是提高运动水平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如下几点:
1、运动前须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使管理内脏的神经兴奋起来;
2、开始运动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好运动的速度,不宜太快而引起强烈的“极点”反应,或者因太慢而发挥不出应有的运动水平;
3、运动中注意控制呼吸的节奏,通过加深呼吸的方法,让肺部吸入较多的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4、坚持经常性的运动,使心脏等器官的活动能力和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性得到加强。
解除“抽筋”
肌肉的“抽筋”,常发生在小腿后面的腓肠肌、比目鱼肌群和大腿后面的股二头肌群。这是一种肌肉的痉挛状态,结果使肌肉疼痛,但这并不是肌纤维的撕裂。
发生“抽筋”时,可以自己或请人协助将下肢完全伸直,把痉挛缩短的肌肉稍微用力拉长(如把足背用力向小腿前面板),“抽筋”便可解除,疼痛随即消失。
保护脚跟
运动之后,有的人会脚跟痛疼。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运动时脚跟先落地,造成局部负担过重;二是脚跟不慎猛地碰到石头一类的硬物,导致受伤引起。
经常用热水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能起到预防作用。把茄子根放入水中煎熬,滚沸几分钟。等水稍稍凉一点之后,再去泡脚跟,双手反复揉搓痛处,有一定的疗效。
放松活动
有人认为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必不可少,而对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却不重视,以为可有可无。实际上,放松活动的目的在于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防止因剧烈运动后身体不支而出现“重心性休克”的现象。
人体在运动时,各种生理机能高亢,氧气的需要量会超过平时的15倍多。如果突然回到静止状态,各器官之间就会因为失调而引起不适的症状,最常见的有头晕、恶心、眩晕、大脑缺血等。因为运动时身体所出现的生理变化不会随着运动的停止而即刻消失,所以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例如轻松的步行、抻拉操等)能避免因身体的静止状态妨碍呼吸的深度,影响氧气的补充。另外,放松活动还有助于体内大量酸性代谢产物的排泄,有利于有氧代谢,恢复体力,消除疲劳。
二、户外运动有哪些好处呢
1、促进心肺功能
户外运动中的定向越野、露营、山地自行车等需要运动者有较好的体力,而体力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最高机能和心脏对高强度运动的适应能力。长距离运动项目需要在长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心脏为了适应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供能需要,心肌代谢加强,收缩压升高,耗氧量增加,从而刺激心肌血流量增加,使心肌张力增强,收缩有力。
2、提高弹跳力
户外运动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弹跳力的要求与篮球、跳远等项目有一定的区别。像定向越野,参与者有时在跳过小土崖、大石头等障碍物,或跨过沟溪时都需要进行跳跃动作,多采用跨越式跳跃,有较长的助跑过程,蹬地起跳的动作幅度一般较小。因此,对参与户外运动者踝关节的快速爆发力要求相对要高一点。
3、提高力量素质
在户外运动的攀岩项目中,其中有一项速攀项目,就要求运动员快速而重复地运用抓握力,蹬踏力,以最短的时间到达制高点,而登山者是在做长距离的负重练习,并背有一定重量的登山包,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力量耐力。在攀岩的过程中,要保持身体平衡时需要小肌肉群来协调整个身体,因此,经常参与这样的练习,能够提高力量素质。
4、提高柔韧素质
参加攀岩项目,当岩壁上支撑点很少时,攀岩者只有经过良好的柔韧性练习,才能够掌握好离自己身体较远的支撑点,并展现出优美的身体曲线,使观众赏心悦目。如果能够经常参加攀岩练习,柔韧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提高。
5、提高灵敏性素质
如果参加户外运动,特别是参加定向运动、攀岩练习,就要经常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对周围环境的迅速而准确的判断,需要灵活应变、快速敏捷的反应速度,高度的自*纵能力以及迅速作出应对措施。
6、户外运动可以提高耐力
耐力是人体持续工作的能力。而户外运动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各个系统协调工作的效率。
7、参加户外运动可以愉悦身心
参加户外运动,可以体会到舒适的都市和艰苦的野外生活中的不同感受,可以分别理解幸福的不同含义,从而更加珍惜生命。野外生存、攀岩、拓展训练能磨练人的毅力,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经过户外运动的考验,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三、运动后有哪些拉伸的动作
肩胛伸展(Scarf Stretch):这是个简单且有效的伸展动作,特别是伸展肩关节周边的肌肉。作法:双脚站立与髋同宽,双膝微弯。将左手越过身体,手肘微弯。并以右手固定于左手肘处,然后将左手臂向身体靠,直到感觉到肩膀的肌肉紧绷。换边再重复相同动作。
上背部伸展(Upper-Back Stretch):这个简单的伸展动作主要是伸展上背部的肌肉。作法:手指交扣,掌心向外,将双手抬至胸前高度并伸直手臂,锁住手肘并将肩部向前推出。
阔背肌伸展(Lat Stretch):此伸展直接作用于阔背肌上。作法:站立于一能支撑体重的支撑物前,以双手抓握并将身体往后倾,屈曲膝部。双腿向地面施力,手臂向后拉。
胸大肌伸展(Pec Stretch):这个动作主要是伸展胸部上缘的肌肉,可以放松肌肉并增加柔软度。作法:站立在稳定的直立支撑物旁。将一手置于支撑物后,保持上臂与肩膀在同一平面。将身体慢慢向前推出,直到胸部肌肉有伸展的感觉。
髂胫束伸展 (ITB Stretch):髂胫束是位于大腿外侧下方的带状结缔组织。跑步、健走、体操和舞蹈运动员应该经常做此伸展动作,可预防膝部外围发炎 (髂胫束症候群)所造成的疼痛。作法:身体直立,双脚打开与髋部同宽。将一脚跨过另一脚同时再将对侧的手臂高举过头以维持平衡。换边再重复这动作。
四、如何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
1:前期冷敷。 大重量训练后立即用冰袋冷敷训练目标肌肉,一般冷敷10至15分钟,冰袋与肌肤间隔衣物或毛巾,防止冻伤皮肤。或者冷水浴。国家举重队在体育总局重竞技馆有专门的冰雪房,国家队选手大重量训练完直接穿内裤进入气温定于0度的冰雪房,为的就是加速恢复。
2:营养补充。 训练后的2个小时内这段时间摄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利用恢复肌糖元水平,所以训练后应在2小时内进一餐。一般性健身训练不必吃补剂,注意适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补充食物蛋白即可。
3:加强伸拉。 主要是在训练12小时后,或次日训练其他项目时对酸痛处的肌肉进行伸拉。
4:排酸训练。 排酸训练即为排除肌肉中多余乳酸的训练。训练条件:该训练需要在运动后24到48小时后再进行,此时如果肌肉仍然酸痛,在排除肌肉拉伤和软组织受伤基础上,进行排酸训练。
另外,训练后不要对目标肌肉和软组织立即进行按摩。其原因和运动后不要马上热敷原理类似,立即按摩会增加肌肉微细结构的损伤,使机体伤害加大,恢复速度减慢。一般按摩放在训练48小时后。如果训练者还是觉得腿部肌肉疼痛,说明训练者的去乳酸能力较弱,肌肉组织仍有乳酸残留。此时可以用按摩进行“外力性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