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亢甲亢用什么药
2954
一、甲亢是怎样定义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Graves病),炎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桥本甲亢)、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临床上80%以上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是甲状腺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淋巴细胞产生了刺激甲状腺的免疫球蛋白-TSI,临床上我们测定的TSI为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Graves病的病因目前并不清楚,可能和发热、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但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并不能找到发病的病因。Graves病常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白癜风、脱发、1型糖尿病等。
二、甲亢如何诊断
甲亢诊断并不困难,只要考虑到甲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即可诊断。甲状腺分泌的T3、T4、FT3、FT4明显升高,由于甲状腺和垂体轴的反馈作用,TSH常常降低。如果一个患者的T3、T4、FT3、FT4升高,同时伴TSH下降,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亢多数是Graves病,是甲状腺自身免疫病,所以常常伴随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Graves病患者是由于滤胞细胞产生了一种刺激甲状腺功能的免疫球蛋白-TSI,所以临床检验促甲状腺素(TSH)受体抗体-TRAb阳性。有些甲亢患者可以只表现T3和FT3升高,T4和FT4正常,但TSH下降,我们称其为“T3甲亢”。“T3甲亢”多见于老年甲亢患者或毒性功能自主热结节患者。
临床上还有一些炎性甲亢(或称破坏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炎性反应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胞细胞中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明显升高和TSH下降,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酷似甲亢。炎性甲亢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甲亢期、无痛性甲状腺炎的甲亢期、产后甲状腺炎的甲亢期和碘致甲亢2型。鉴别Graves病和炎性甲亢十分重要,因为前者需要积极治疗,后者不需治疗。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前者甲状腺摄131I率是升高或正常的,后者是被抑制的;此外前者的TRAb是阳性,后者是阴性的;前者合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后者不合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三、甲亢的治疗
甲亢治疗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又称“丙嘧”)。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治疗一般需要1~2年,治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药物治疗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药物过敏、肝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和血管炎,药物治疗初期需要严密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粒细胞缺乏,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确是否出现粒细胞缺乏,一旦出现。立即停药急诊。药物治疗另一个缺点是停药后复发率高。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属于破坏性治疗,甲亢不容易复发。放射碘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复发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甲状腺对放射碘的摄取率计算每个患者需要的放射剂量。放射碘对孕妇和哺乳妇女是绝对禁忌证。由于放射碘的作用有一个延迟作用,随着时间随诊,甲减发生率每年3%~5%。放射碘治疗不适合有甲状腺眼病的甲亢患者,因为治疗后眼病可能会加剧。手术治疗适合那些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手术前需要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液做术前准备。
四、甲亢用什么药
抗甲状腺药物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两类:
1.硫脲类 如他巴唑、甲亢平、甲基硫氧嘧啶及丙基硫氧嘧啶等
临床上甲亢药物治疗应用较多的是他巴唑,其次是丙基硫氧嘧啶。由于丙基硫氧嘧啶除了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外,尚可在外周阻断T4脱碘转化成T3,一般认为T3是甲状腺激素活性部分,T4的生物活性作用很低,通常转化成T3后起作用,因此T4向T3转化受抑制,对治疗有利,就这一点来说,丙基硫氧嘧啶优于其他三种药,通常在甲亢危象时应首选该药。甲亢平的作用类似他巴唑,在体内甲亢平转化成他巴唑后才起作用。甲基硫氧嘧啶和丙基硫氧嘧啶结构类似。
2.咪唑类 有甲巯咪唑、卡比马唑等
甲亢药物治疗适应症:
①病情轻,甲状腺较小者;
②年龄在20岁以下,孕妇、年迈体弱或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病而不宜手术者;
③术前准备;
④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复发而不宜用131碘治疗者;
⑤作为放射性131碘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在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任意中止,除非有明显的停药指症,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患者应支持随诊,在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遵医嘱调整剂量。如剂量过大,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反而使甲状腺肿大,并对突眼不利,如剂量过小,则甲亢不能控制。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常有一些毒副反应发生,需引起注意。较常见的反应为皮疹,大多较轻微,有的病人只有瘙痒,常在最初数周发生,在持续服药过程中消失,偶尔可发展成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因此仍需重视,必要时减量,换药或停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为粒细胞缺乏症,多发生在用药1-8周,伴有高热,喉痛,偶有腹痛。故在开始服甲亢药物后,应每周检查白细胞计数天分尖1-2次,如有发热,喉痛应立即与医生联系,作白细胞检查。甲亢患者粒细胞往往偏低,在用药后,粒细胞进一步减低,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粒细胞经一段时间降低后,又会上升至正常。一般来说,甲亢药物治疗过程中如白细胞计数低于3000/立方毫米或粒细胞低于1500/立方毫米,应考虑停药。少数患者粒细胞减少越来越严重,可能发展为粒细胞缺乏。粒细缺乏症一旦发生,用药必须立即停止,患者恢复后也不可再用同类的甲亢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对肝脏有损伤作用,特别是原有肝脏损伤的患者需慎用,一般在治疗前后应检查肝功能,有严重肝损者应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