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潜伏期的表现潜伏期究竟有多久
2182
一、艾滋病的潜伏期有哪些症状
1、全身症状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5~22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且常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根据38例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以上症状及体征均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
2、淋巴结肿大
发生率为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 此外,艾滋病伴发有淋巴瘤,包括Burkitts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发生淋巴结肿大。
3、皮肤损害
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
二、艾滋病潜伏期时间是多久
从输血引起的病例能准确计算,最短的病例仅6天。最长的可达10年以上甚至14年之久。甚至有少数病例始终尚未发病,目前仍在观察中(因为1981年才发现该病)。但大多数在2—10年内发病。
潜伏期有传染性,而且这中传染性是潜在性传播,他人难于预防,因为很难知道究竟谁是潜伏期的艾滋病病人。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三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颤、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八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一至七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十二月。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一部分人出现一些流感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一些人一直无症状,直接进入无症状期。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这可能与入侵艾滋病病毒的类型、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康状态、营养情况、年龄、生活和医疗条件、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为6~10年,但是有大约5~15%的人在2~3年内就进展为艾滋病,我们称为快速进展者,另外还有5%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可以维持正常达12年以上,我们称为长期不进展者。
从科学态度出发,真正的潜伏期应是1~12年,平均6年。据最新资料报道,有长达20年尚未发病的病原携带者,因各地区各个人种群体和各个个体不同,也存在污染血制品的感染者易于确定,现认为因受血感染艾滋病者的潜伏期为4.5年;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艾滋病患者的潜伏期就不那么易于确定,同性恋中的男性患者,有2%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潜伏期为2年,5%为3年,18%为4年,23%为6年,37%为8年,48%为10年(逐年累计计算)。
医学界认为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艾滋病毒的剂量有关,经输血感染的剂量一般较大,所以潜伏期相对较短,而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较小,因此潜伏期相对较长。
艾滋病病毒一旦感染,处于潜伏期阶段无任何临床上的不适,但因为受染者携带病毒,成为艾滋病的重要传播源,在流行病学上应予以高度重视。
三、艾滋病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四、艾滋病患者的饮食该怎么护理
研究者建议,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除了接受正常的进行药物治疗外,营养保健也是不容忽视的,营养状况也是艾滋病病人存活时间长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艾滋病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时候,当及时注意补充营养。
忌食生、冷、油腻防腹泻
慢性腹泻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减轻腹泻、提高食物的吸收率,对维持病人正常的体重是十分必要的。
艾滋病患者预防腹泻应食用一些含脂肪低的食物,每天摄入脂肪在40g左右,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在100g左右,能量在10.46-12.55MJ(2500-3000kcal)之间,不要食用过多,难消化会加重腹泻。食物烹调时应限制植物油的使用,以蒸、煮、烩、烧等方法为主,禁用油炸、煎、爆炒等。另外可吃一些脂肪含量较低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纤维多和粗糙的食物。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吃不下饭时有方法
当患者吃不下饭,专家说也可以应对的,但要遵循原则,比如备一些营养丰富的食品放在身边,以便觉得有胃口时可以进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这样能使胃不至于太快充实;在进食前不要喝太多的液体,如水、饮料等,进食时喝少量的液体,两次进餐之间喝一些汤;喝有营养的饮料,如牛奶、豆浆与酸奶;在晚上睡觉前可以吃些食物;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与朋友一起或听喜欢的音乐进食。
嘴中有异味要变化饮食
如感到吃肉的口味不好时,换吃鸡、鸭、鱼或蛋;设法增加食物的香味,如在蔬菜中加些香肠、火腿、咸肉或葱等以刺激食欲食欲;有时调味品能去除异味,可在食品中加入醋、柠檬汁,也可吃些泡菜、咸菜;多喝茶、水、咖啡、水果或者糖;不吃有强烈腥味的食物如鱼、虾等。
恶心呕吐更应按时就餐
感染和药物都会引起呕吐反胃,切不可不想进食就不吃。少吃或不吃只会使情况更糟。这时候可以让医生开治恶心呕吐的药,在就餐前半小时口服;少量的低脂食物能抑止恶心和呕吐;尽量吃干的食物,如馒头干、面包干、饼干等;吃咸的食物,不要吃甜食;喝清汤;饭后不要立即躺下,最好隔一小时,如果感到体力不支,可半躺半坐;饭后要松衣带,并尽量呼吸些新鲜空气;如果一闻到食物的气味就恶心,那在短时间内不要吃该食物,同时在烹调时,尽量不要让患者闻到烹调的气味;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不要食用辛辣、高脂以及含*的食物。
最后补充一点,口腔或咽喉有炎症或肿胀时,专家建议先应消除炎症。患者不要食用粗糙、含纤维高、需要大量咀嚼、坚硬的食物;要吃软食,蔬菜和肉都应切得很细或者吃半流质,如汤、香蕉、粥类等都是是不错的选择;避免吃太酸或太咸的食物,橙汁、葡萄汁、番茄汁等酸性果汁也不要饮用,会刺激口腔;不吃辛辣的食品;要吃温食,不要吃太烫的食物;冰棒、冰激凌类的冷冻食品可以减轻吃东西时的疼痛和吞咽,可以试着把一些可以作成冰棒的食物以冷冻方式处理后食用;用吸管、杯子或直接饮用半流质,比用匙吃刺激口腔的机会少。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导致口干,可以多喝一些清淡的果汁(如苹果、水蜜桃汁);吃些较酸的糖果,使分泌唾液湿润口腔;必要时找医生开一些人工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