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辟谷,服气辟谷
3254
一、辟谷历史起源
辟谷又叫却谷、却粒、绝谷、去谷、断谷。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古人也常把辟谷当做一种养生保健法则,《洗髓经》有“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之说,说明辟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史记·留侯传》:“张良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说的是以导引辟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凡行辟谷,一是要坚持食气,二是仍得食用谷麦饭食以外的杂食药饵。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二、服气辟谷
辟谷食气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仿生吐纳,所以又叫做龟息。道家认为,乌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食气”。气在人体内循环不止,不可或缺。气的运行包含着人体最深奥的秘密。古籍中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在辟谷之前首先练习“服气”,不仅能抵御断食带来的饥饿与虚弱,还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服气辟谷者是把空气和水当成了食物,而且这是最简单、最干净的食物。辟谷中所提倡的服气,则是配合腹部呼吸产生真空吸力,将空气吸入消化道,道教的服气辟谷术的推理就是:唾液、空气、水通过吞咽、正确的呼吸法,进入消化道内,在体内合成营养物质,从而可以长期不食五谷而维持生命。
三、服药辟谷
辟谷在食气的同时,还需进食杂食和药饵。关于所服之药,各家各流派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芝麻、黑大豆、红枣、栗子、胡桃肉、蜂蜜及酒类。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地黄、黄精、何首乌、枸杞子、天门冬、麦门冬、菊花、茯苓、白术、松子、柏子、苡仁、山药、杏仁、白芍、菖蒲、泽泻、石韦等。还有一些辟谷人士只是提倡少食,在辟谷过程中仍进少量主食,这与节食其实并无二致。通观此类辟谷手法,其实质均是限制热量摄入。在修习中所服下的“药物”,有些是以脂肪为主,有些则以糖类为主,但其所含热量均远低于正常三餐。科学研究发现,从低等生物真菌、果蝇到哺乳动物的小鼠和犬类,限制能量摄入均能起到延长生物寿命的作用,即“饥饿”的动物不但活得更久,并且活得更健康。
四、辟谷修复身体促进健康
辟谷可以使胃肠消化系统得到全面清理,休息和修复的功能。辟谷开始,胃首先进入休息状态,受损的胃粘膜和胃璧得到休息修养和修复的机会,而且是难得的机会。一至三天,几个月后,轻度胃炎、浅表溃疡、胃寒、烧心、胃疼可治愈或减轻。全面清理和修复血管系统的功能,人体进入辟谷状态中,通过血管的血量比吃饭状态下多出30%的血液充盈血管,冲刷血管壁,滋养着血管壁,这大量的血流把垃圾带走排出体外,使血管净化,多次辟谷或终生常行辟谷可达“血管年轻,人就长寿”的养生目的。全面清理,修复细胞内环境,滋养和活化细胞的功能,细胞是人体最小的单位,细胞壁上的小孔只有7纳米直径,一般大分子物质是进不了细胞内的,故用现有的医疗手段是难以清理到细胞的内环境的,更无法进行修复。用辟谷这种特殊办法在几次辟谷以后可以轻而易举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办法就是通过将节省下来的30%多的血液补充归还给细胞,冲洗、清洁和滋养细胞,使细胞逐步活化,使机体年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