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的各种方法轻微感冒能全麻手术吗
4063
一、全身麻醉的方法
1.吸入性麻醉药物
氧化亚氮、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等;
吸入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由麻醉机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在麻醉史上吸入麻醉是应用最早的麻醉方法,*是广为知晓的吸入麻醉剂,但是由于其不稳定和易燃易爆等特性,现代手术室内多需要电刀等设备,由此*可能导致爆炸,现在临床已弃用。吸入麻醉已经发展成为实施全身麻醉的主要方法。吸入麻醉药在体内代谢、分解少,大部分以原形从肺排出体外,因此吸入麻醉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2.静脉麻醉药物
*类(硫喷妥钠、*等)、*类(*、*、*、苏*、雷米*等)、异丙酚、氟哌利多、苯二氮卓类(*、*等)、*、依托咪酯等;
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静脉麻醉可分为单次给药法、分次给药法和持续给药法。由于受到自身一些局限性的影响,静脉全身麻醉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新的强效、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化的静脉自动给药系统的问世,使静脉麻醉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3.肌肉松弛药
非去极化肌松药(管箭毒、泮库溴铵、阿曲库铵、维库溴铵等)、去极化肌松药(如*)。
二、什么是混合麻醉
目前临床麻醉中都是同时或先后使用几种不同的麻醉药物或技术来获得全身麻醉状态。这种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全身麻醉药物或麻醉技术,达到镇痛、遗忘、肌松、自主反射抑制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麻醉方法,称之为平衡麻醉。平衡麻醉强调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每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还可减少各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这种方法在提高麻醉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降低医疗费用等诸多方面都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麻醉理念。
静吸复合麻醉是平衡麻醉的典型代表,对患者同时或先后实施静脉全麻技术和吸入全麻技术的麻醉方法称之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技术,简称静吸复合麻醉。其方法多种多样,如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或吸入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维持;或者静吸复合诱导,静吸复合维持。由于静脉麻醉起效快,诱导平稳,而吸入麻醉易于管理,麻醉深浅易于控制,因此静脉麻醉诱导后采取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在临床麻醉工作中占主要地位。静脉麻醉诱导和吸入麻醉维持充分展现了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各自的优点,是麻醉技术向麻醉艺术的升华。
除以上三种全身麻醉外,还有基础麻醉、监护性麻醉等全麻技术,它们的麻醉程度不同,但本质上并无明显区别。现在临床上开展的无痛检查/治疗技术越来越多,例如无痛胃镜,无痛人流等,这其实也是一种全身麻醉技术,给予静脉麻醉剂(丙泊酚常用)和镇痛药物,达到患者入睡和无痛的状态,但是多为短小操作,大多不需要插管控制呼吸,但是有呼吸抑制、误吸性肺炎等风险。
三、感冒不能全身麻醉
为什么感冒了不能手术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流涕、咳嗽、打喷嚏或发热。一般是由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病程一般为一周。首先,感冒时人体抵抗能力会下降,白细胞都去对付病毒和继发细菌感染了,所以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会减弱,对于预后不利。术后继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概率会高很多,特别是对本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老慢支、肺气肿等)的老年人。其二,感冒期间,呼吸道由于炎症反应极易激惹,麻醉期间及麻醉苏醒后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为1-15分钟),患者出现憋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增加。患有“上感”的儿童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要较无“上感”的高出2-7倍,如果这些儿童又实施了全麻和气管插管术,其发生率就要高出正常儿童11倍,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儿,可能会更加危险。
而小儿本身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差,一旦出现缺氧如不能迅速纠正,很快就会出现心率减慢甚至骤停,风险极高。其三,感冒的情况下,特别是小儿,手术过程中气管内分泌物特别多,影响患者通气,导致体内缺氧。
感冒好了多久适合做手术
一般来说单纯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后的1——2周,呼吸道的应激性依然较高,因避免手术。如果上呼吸道感染累及了支气管,也就是肺部,或者分泌物较多、持续发热,那么应该考虑再次推迟手术。对经常感冒的小儿,就只能避开其发烧和肺炎的时期,选择相对安全的时机实施手术。
当然,以上所指的手术都是指择期手术。如果是急诊手术,特别是关乎生死或者重要脏器功能的手术,那另当别论,毕竟感冒了实施全身麻醉发生上面所说的并发症只是比正常人高而已,并不一定发生,两害相较取其轻。
四、全身麻醉引起的并发症
1.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
麻醉下发生呕吐或反流有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胃内容物的误吸,以至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和肺部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全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发生误吸导致急性肺损伤的程度,与误吸的胃内容物理化性质(如pH、含脂碎块及其大小)和容量,以及细菌的污染直接相关。误吸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呼吸道梗阻、Mendelson综合征、吸入性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预防误吸主要是针对构成误吸和肺损害的原因采取措施:
(1)减少胃内容量和提高胃液pH;
(2)降低胃内压,使其低于食管下端括约肌阻力;
(3)保护气道,尤当气道保护性反射消失或减弱时,更具有重要意义。误吸的处理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免发生气道梗阻窒息和减轻急性肺损伤。具体措施包括重建通气道、支气管冲洗、纠正低氧血症、激素、气管镜检查、抗生素及其他支持疗法。为了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可能性,手术患者常需要术前禁食水,通常禁食6~8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可以控制在2小时。
2.躁动
全麻恢复期,大多数患者呈嗜睡、安静或有轻度定向障碍和脑功能逐渐恢复趋于正常,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较大的情感波动,表现为不能控制的哭泣和烦躁(躁动)不安。躁动的出现除了与术前、术中用药有关外,术后疼痛等可能是引起躁动的重要因素。
3.全麻后苏醒延迟
全身麻醉停止给药后,患者一般在60~90分钟当可获得清醒,对指令动作、定向能力和术前的记忆得以恢复。若超过此时限神志仍不十分清晰,可认为全麻后苏醒延迟。引起全麻后苏醒延迟的常见原因有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高龄、患者全身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