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中性细胞粒的临床有什么意义
3594
一、为什么婴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1、婴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身体中出现了一定的炎症所引发的问题, 而炎症就会导致出现身体发烧,身体中的体温的大量的升高,就会导致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并且同时会导致有淋巴细胞增高,是因为身体中的免疫系统出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启动了自我调节的机制情况,并且与身体中的病毒感染也有影响等情况导致的问题。
2、血常规的指标有很多,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其次还有与这些主要指标相关的一些亚指标。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婴儿其他血常规检查项目未发现异常,单纯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最好能够上传整个血常规检查结果。
3、孩子情况有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而造成的可能性较大, 因为病毒感染容易造成淋巴细胞的增高,白细胞的百分比的减少,建议可以到正规 儿科就诊,明确孩子的情况,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治疗,平时注意休息,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母亲不要吃辛辣刺激性过大的食物,不要喝酒。
二、中性细胞粒的临床意义都有哪些
(1)中性粒细胞增多
1)急性感染或炎症:如化脓性球菌、某些杆菌(如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真菌、放线菌、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等)、立克次体如斑疹伤寒、螺旋体(如钩端螺旋体和梅毒等)、寄生虫(如肺吸虫等)。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等)。在12~36h内WBC增高,达l0×10 9/L以上,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
3)急性溶血:红细胞大量破坏、红细胞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中粒细胞释放。
4)急性失血:如急性大出血、消化道大量出血、内脏破裂(如脾破裂或输卵管妊娠破裂等)。急性大出血,WBC在1~2h内迅速增高,达(10~20)×10 9/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消化道大出血、内脏破裂,WBC增高,PLT也增高,与骨髓贮备池中细胞释放有关,但此时RBC和Hb仍可正常,与体内血浆和血细胞比值尚未改变有关,所以,WBC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指标之一。
5)急性中毒:外源性中毒(如化学物质、汞、铅、安眠药、昆虫毒、蛇毒、毒蕈等)、内源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等)。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高为主。
6)恶性肿瘤:如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WBC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为主,主要机制为: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物刺激骨髓粒细胞释放;某些肿瘤细胞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肿瘤细胞骨髓转移,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7)其他原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锂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 :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
2)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
3)慢性理化损伤、机体长期接触铅、汞、苯等;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合霉素;长期接受放射线及放化疗患者;
4)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役性疾病;
5)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等血液病;
6)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7)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
三、中性细胞粒的药物影响都有哪些
⒈增加 考的松和氢化考的松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中性粒细胞增加。烟酸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加。烟酰胺用药2g,4小时后中性粒细胞可增加40%,长期使用锂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加,停药后即恢复。
⒉减少 苯妥英钠、三甲双酮、奋乃静、氯丙嗪、扑热息痛、消炎痛、羟保泰松、安替比林、双氢氯噻嗪(一时性)、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一时性严重减少)、氯噻嗪、速尿、利尿酸、氯噻酮、华法令、甲亢平、甲碘丁脲(一时性)、维生素A、氨苄青霉素、二甲氧苯青霉素钠、青霉素、羟苄青霉素(一时性)、先锋霉素щ、先锋霉素I(N减少、少见总数减少)、强力霉素、四环素(一时性)、氯霉素(毒性作用或至再障),灰黄霉素(可减少到20%伴总数降低)、利福平、异烟肼、氨基水杨酸、乙醇、瘤可宁(严重减少N)、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硫秋水仙碱(N减少,淋巴细胞增加)。
四、中性细胞粒的作用有什么
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处于机体抵御微生物病原体,特别是在化脓性细菌入侵的第一线,当炎症发生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由于它们是借糖酵解获得能量,因此在肿胀并血流不畅的缺氧情况下仍能够生存,它们在这里形成细胞毒存在破坏
中性粒细胞细菌和附近组织的细胞膜。 由于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因此能将吞噬入细胞内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这样,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一个局部,并消灭,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当中性粒细胞本身解体时,释出各溶酶体酶类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
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 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影响血液凝固。
中性粒细胞内含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 颗粒中含有髓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髓过氧化物酶是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即使在有强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中也极少或完全没有这种酶。在细胞化学上,一般将这种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所谓趋化作用,就是细胞向着某一化学物质刺激的方向移动。对中性粒细胞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粗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受体,受体与趋化因子结合,激活胞膜上的钙泵,细胞向前方伸出片足,使细胞移向产生趋化因子的部位。
中性粒细胞的片足与产生趋化因子的异物接触后, 接触处周围的胞质形成隆起即伪足,接触部位的细胞膜下凹,将异物包围,形成含有异物的吞噬体或吞噬泡。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受体,可加速吞噬作用。被吞噬的异物裹有抗体和补体时,与中性粒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加强了细胞对它的吞噬作用,称为调理作用。
中性粒细胞细胞随着吞噬作用的开始, 导致细胞膜紊乱而引起呼吸爆发, 细胞耗氧量增加,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对寄生虫具有杀伤活性。在IFN-γ和TNF刺激下,则可产生更多的过氧代谢阴离子,杀死胞外寄生虫。中性粒细胞在杀死吞噬的细菌等异物后,本身也死亡,死亡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脓细胞。
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时, 细胞的颗粒内容物向细胞外释放。 释出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血管基膜、肾小球基膜、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以及血浆中的补体C5、C15和激肽原等。其分解产物有的又是中性粒细跑趋化因子,能吸引更多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物质中,还有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不动因子(NIF)、激肽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因子、白三烯等。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御作用外,中性粒细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应并参与寄生虫感染引发的变态反应,从而引起免疫病理损害。 抗体直接作用于组织或细胞上的抗原,中性粒细胞通过其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IgGFc段结合,发挥ADCC作用,从而导致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损害;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复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积于毛细血管壁,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至局部。中性粒细胞通过Fc受体和C3b受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并吞噬之。吞噬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在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细胞的聚集,说明中性粒细胞也参与了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的病理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