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疙瘩血管瘤最严重症状是哪些血管瘤可以分为哪些类
2376
一、青色疙瘩血管瘤最严重症状是哪些
很多人对血管瘤不是非常的认识,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都没听过这种病。其实它的表现是幼儿还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血管瘤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结构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三大类,不同类型的血管瘤其临床血管瘤症状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的临床症状。来对血管瘤有个深刻的认识。
一、毛细血管瘤症状
毛细血管瘤症状多见于婴儿,大多数是女性。出生时或生后即可发现,逐渐增大、红色加深并且隆起。其病理基础是幼稚的毛细血管变性,代之以纤维及脂肪组织。大多数为错构瘤,一年内可停止生长或消退。如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更快,则为真性肿瘤。瘤体境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释手后恢复红色。
二、海绵状血管瘤症状
海绵状血管瘤症状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常表现为较稳定而缓慢的发展过程。多生长在皮下组织,也可在肌内,少数可在骨或内脏等部位。皮下海绵状血管瘤可使局部轻微隆起,皮肤正常,或有毛细血管扩张,或呈青紫色。肿块质地柔软而有弹性,边界欠清,具有压缩性,体位试验阳性,内可触及钙化结节、或伴触痛(局部血栓形成)。肌海绵状血管瘤常使该肌肥大、下垂,多发生于股四头肌,久站或多行走时下肢有发胀感。
三,混合型血管瘤症状
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存在一起的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混合型血管瘤可达到很大体积,它的生长过程与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相似,在头6个月时,迅速生长,富有极大的侵犯性,在几周之内,正常组织可以受到严重破坏,以致眼睑、口唇、鼻、耳等组织都被不断扩张的血管瘤组织所覆盖。肿瘤的形态不规则,呈紫红色,易发生溃破,出血、感染、坏死、瘢痕形成。
四、蔓状血管瘤症状
蔓状血管瘤症状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头部、面颈部及四肢,少数病人有外伤史。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多系海绵状血管瘤等稳定的血管畸形合并动静脉瘘所致。除了发生在皮下和肌内,还常侵入骨组织,范围较大者,甚至可超过一个肢体。血管瘤外观常见蜿蜒的血管,有明显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有的可听到血管杂音,有的可触到硬结(为血栓和血管周围炎所致)。妊娠期有加速发展的倾向。肿瘤在下肢者,皮肤可因营养障碍而变薄、着色,甚至破溃出血。累及较多肌群时,可影响运动能力。累及骨组织的青少年,肢体可增长、增粗。
血管瘤早期症状有以下几个:
1、瘤体外观看起来像葡萄酒斑状或杨梅状等。
2、用手触压血管瘤,则瘤体会褪色或缩小。
3、体位元试验阳性,扪诊及静脉石,穿刺抽出凝全血(海绵型),扪有搏动感,听诊吹风样杂音,压闭供血动脉及杂音消失蔓状型。
二、血管瘤可以分为哪些类
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属于毛细血管瘤的一种,又称葡萄球色斑,是毛细血管瘤中一种,在出生出现,好发于面、颈部,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40%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的后微静脉所组成的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后微静脉畸形。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终生不消退。
毛细血管瘤
是血管瘤的一种,较为常见,属于血管畸形。由扩张和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构成,包括草莓状血管瘤及葡萄酒色斑。多见于婴儿,大多数是女性。前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出现的皮肤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红色加深并隆起,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后者大多数为不高于皮面的红色斑块;二者的共同点为瘤体境界分明,压之可稍退色,释手后恢复红色。大多数为错构瘤,但如果其增大速度比婴儿发育更快,则可能为真性肿瘤。许多患儿的毛细血管瘤在1岁内可停止生长或消退。
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Strawberry Hemangioma)血管瘤出生时往往看不到有病变,病变多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现,初起为小的红色斑点,以后迅速增长,有的患儿1岁~2岁左右停止生长,但概率较低。女性患儿是男性的3倍。其形如草莓得名。除发生于皮肤外,也可累及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一般不侵犯骨组织。发生于皮肤或肌肉组织的血管瘤可损伤血管引起继发感染或溃疡,Kasabach-Merrit综合征是相对常见的毛细血管瘤相关的综合征,表现为婴幼儿大面积的毛细血管瘤伴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不单纯是由于血小板减少,而且也是消耗性凝血病导致的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即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为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大多数静脉畸形呈海绵状,故名。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继发感染破溃时,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骨骼特别是下颌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严重出血甚或致命的报道。
混合型血管瘤
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其他类型血管瘤,两种或更多同时存在一起的良性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多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扩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蔓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由曲张、蜿蜓、盘曲如肠襻状的异常血管群组成,可见曲张的血管影,质软,用手摸有明显的波动感,且温度较高。好发于成人的外部、口唇部和肢体部位。
蔓状血管瘤较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少见,约占血管瘤1.5%。它是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常见于头面部和肢端(手指、足趾和手掌、足底),与四肢广泛性动静脉瘘有所不同。头面部皮下蔓状血管瘤多见于颈部颊部。可见到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的肿物,皮肤有时潮红,皮下隐约可见纡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触之可感到有振颤,并可触摸到条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局部温度增高,压迫时肿物可缩小,压紧时搏动可消失。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局限于四肢末端的蔓状血管瘤,可在手指(足趾)或手掌(脚底)见到不规则的几个连接在一起的柔软肿块,皮肤可呈紫灰色,触之有振颤搏动感。
压迫时可缩小。压紧时搏动消失,临床上易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它多见于四肢,口腔颌面部的常见于颞浅动脉所在的颞部或头皮下组织,表面及周围有许多树枝状扩张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状,局部皮肤呈暗红或是蓝紫色,有时可摸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
囊状血管瘤
囊状血管瘤是指血管瘤腔窦扩张呈囊状或呈筒形或呈帽形,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窦扩张呈囊状或呈筒形内壁包绕四肢肌肉组织,外壁紧贴皮肤和皮下组织,形成轴状巨大腔隙,或呈帽状覆盖在颅骨上面,外壁紧贴头皮或呈帽状腱膜呈帽状腔隙,腔隙有血液充盈,腔内壁衬有内皮细胞。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是由扩张的及内皮细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所共同构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内含淋巴液、淋巴细胞或混有血液。按照构成组织的淋巴管腔隙有大小不同,可以基本上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囊状淋巴管瘤。
三、血管瘤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按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一般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其中以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较常见。
中国新生儿血管瘤的发病率在3-8%左右,每年最少有30万左右的新生儿患有血管瘤,形成原因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
1、婴儿在胎盘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
2、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肿瘤,其中80%属于先天性的。
血管瘤专家表示,血管瘤发病的原因有很多:遗传因素,妇女在怀孕期间,受到外部环境污染,药物刺激以及不良因素导致胎盘3个月内血管网异常增生扩张形成的血管瘤。另外环境污染和食物因素,外伤因素都会导致血管瘤的形成。
那么血管瘤遗传吗?
血管瘤和通常所称的遗传性疾病有很明显的区别。某一个家庭内病人较多,往往是由于一家人长期共同生活,有相同或近似的生活习惯,甚至在为人处世的性格上也差不多.父母有血管瘤会遗传给孩子吗?不能说血管瘤和遗传因素丝毫没有关系,但从上述可知,遗传的几率相当小,而对于担心血管瘤会遗传的朋友来说,预防是很关键的,从改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等方面入手。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血管性疾病,约80%都属于先天性的,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的发病率占全身的60%,其中大部分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唇、舌扣底。它不仅给人们的容貌上带来了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也造成了威胁,所以得了血管瘤,一定要及时治疗。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瘤样增生而形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占75%,继发性25%左右。继发性多数在婴儿期出现,少数在成年期发现,病因尚不清楚。原发性即先天性胎生性是由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增生而形成,出生时即有,血管瘤较小时可无症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各部位,长在颜面及四肢暴露部位,可以影响容貌。不同程度地压迫、破坏周围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的可以反复出血、感染,极少数人会产生恶变,甚至危及生命。
血管瘤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一种系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
四、血管瘤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血管瘤的危害,取决于它的生长部位、大小及组织成份。如果血管瘤生长在面部,必然要影响美容,严重者可使面部五官畸形;在颈部、咽喉部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可危及患者生命;在功能部位,如眼球、舌头、手指、足趾、阴茎、阴蒂及关节等,可影响这些部位的功能。如果血管瘤巨大,无论生长在什么部位都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此外血管瘤还可发生感染、溃疡、出血甚至恶变,这些都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得了血管瘤必须治疗。
当瘤体增大时可压迫、推移邻近脏器,出现各种症状。如压迫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会出现吞咽困难、腹胀、腹疼、嗳气等症状;压迫肝和胆道可致胆囊积液、梗阻型黄疸;压迫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下腔静脉受压可致腹水,孕妇则可影响分娩。膨胀的血管瘤因内压或外力的作用(挤压、撞击、对抗性运动等)血管瘤瘤体血管破裂肝脏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肝血管瘤长时间得不到治疗从量变到质变,有转变成恶性肿瘤可能,危及性命。
肝血管瘤损害了肝脏的代谢作用。肝脏是人体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十分重要。肝的代谢功能一但发生紊乱,整个机体将受到很大影响,肝脏的代谢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糖代谢,稳定血糖浓度,提供全身所需要的糖。
二是脂类代谢,肝脏分泌胆汁,有利于脂类消化吸收,多种类由肝脏合成脂蛋白输出,胆固醇的合成含量反映肝功能的强弱。
三是蛋白代谢,成人每天合成的蛋白约98克,其中40%在肝脏合成,并完成蛋白质分析任务。
四是维生素和激素代谢,肝脏是储存多种维生素的场所和灭活激素器官,如性激素等。肝血管瘤瘤体的不断增大压迫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静脉血管瘤畸形,使肝脏增大或增厚挤压胸腔。极易导致肝的各种代谢功能发生单方面的故障,从而使身体需要的某种物质代谢出现贫乏或过剩,破坏了肝脏代谢的均衡性。
血管瘤会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若婴儿血管瘤没有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造成病变。发生溃烂、出血等症状,对身体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产生障碍,严重可能会危
及患者生命。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患有该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消除病变,如果孩子的血管瘤破溃后再去选择进行治疗,从而会使治疗的过程更难,费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