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不想留病根这4大误区得避开

808

发布:2022-03-10 17:09:22  来自 薄暮知秋 女儿家会员


  生完娃后,妈妈除了要照顾娃之外,坐月子就是头等大事了,月子坐的好可以让女人身体更好,如果月子期间不注意的话,那么一些疾病就会找上门了,生完娃的妈妈身体比较虚弱,所以要静养,但是现在的年轻妈妈都躺不住,都讲究科学坐月子,那么月子期间的一些误区你知道多少呢?下面育儿栏目小编详细来说一说吧。

坐月子的禁忌有哪些 坐月子期间注意什么 坐月子的误区

  一、一个月不洗头、不洗澡

  生完娃后,很多妈妈非常爱出汗,再加上怕着风,身上穿的会比平常多一些,所以汗大量的流,尤其是夏天,这样一来卫生情况就相当糟糕了,这个时候妈妈还要在休养的同时负责给宝宝喂奶,这就要求产妇要比之前更注意卫生,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娃后是完全可以洗澡的,尤其是顺产的妈妈,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洗澡,剖腹产的妈妈要在伤口恢复好了之后再洗澡,最好是淋浴,不能坐浴,免得会影响私处健康,产后洗澡,不光是对身体好,而且还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坐月子的禁忌有哪些 坐月子期间注意什么 坐月子的误区

  二、不吃凉的

  按照老一辈的做法,在坐月子的时候,凉的水果蔬菜都是不能吃的,而且生的东西也不能吃,就算想吃水果也要煮熟了再吃,其实没有必要这样,水果煮熟了再吃,这样一来水果的营养流失了好多,而且如果长时间不吃蔬菜水果的话,体内肯定是会缺少营养的,所以说,产后是完全可以吃水果和蔬菜的,不仅有营养,而且这些东西当中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利于肠胃蠕动,防止产后出现便秘的情况,只要买来的食品是干净的,也是卫生的,就没有必要非要煮过后再吃。

  三、长时间的躺着

  很多产妇生娃后,能躺着就不坐着,一有时间就躺在床上,觉得这样身体恢复更快,其实不然,大部分妈妈不知道的,长时间的在床上躺着,可能会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而且躺的赶时间长了,肠胃蠕动就会大大减少,便秘就找上门了,一旦便秘了,排便时用力会导致腹压增高,就很可能会惹上子宫脱垂。

坐月子的禁忌有哪些 坐月子期间注意什么 坐月子的误区

  四、捂得很严实

  刚生完孩子,家里有老人的都觉得多穿点对身体好,悟得越严实越好,而且不能出门,一个月都不能出门,哪怕是大夏天也是一样的,而且不能着风,这种做法小编也是不太建议的,空气如果不通的话,会有很多细菌存在,如果一个月不开门通风,想一下得有多少细菌啊,空气质量会变得很差,这个时候呼吸清新的空气对产妇和宝宝来说非常的重要,通风很重要,不管是室内通风,还是室外活动,一定要把头、脖子保护好,这样一来就不怕受风了,但是也不能天天往外跑,该卧床休息的时候还是要多多休息的。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娱乐话题推荐:

  • 新妈妈产后科学有效催乳方法
    1、乌鱼通草汤食材:乌鱼1条,通草3克,葱、盐、黄酒等调味料。制作方法:将乌鱼去鳞及内脏后,洗净,将通草加葱、盐、黄酒、水适量共炖熟即可。功效:清热利湿,疏通乳腺,促进乳汁分泌。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通条及其同属的数种植物的茎髓,一般为白色细
  • 为什么生孩子要剃阴毛?分娩前刮掉阴毛的好处
    生孩子前必须要剃阴毛吗?现如今,分娩过程中阴毛如何处理完全由您决定,以前,有人认为阴毛部位聚集着很多细菌,当宝宝通过阴道口时这些细菌会感染宝宝,所以认为刮阴毛是避免这个危险的惟一方法。但是自从分娩前阴道周围的整个区域都被一种菌溶液擦洗以后,感染不再
  • 产后瘦身吃什么好五谷杂粮瘦身方推荐
    生完之后,很多女性朋友们最想做的就是想要让自己的身材能够尽快恢复,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大象腿和水桶腰消下去呢?吃什么瘦身好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的几款五谷杂粮瘦身方,你们不妨可以参考一些哦!相对大米来说,五谷杂粮里面所含有的膳食纤维更加丰富,而且还能
  • 六个字的成语故事:杀鸡焉用牛刀
    【拼音】shājīyānyòngniúdāo【成语故事】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提倡礼乐。孔子到武城听到乐器的弹奏和优雅的歌唱,就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解释说:“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礼乐便于
  • 小儿腹泻或引起死亡患病要及时治疗
    每年的下半年,是宝宝拉肚子的高峰期,拉肚子又叫做腹泻。小儿腹泻指的是2岁以下的宝宝拉肚子,小儿腹泻是一种病,是由多种病原和病因引起的,高发年龄段在6-11个月的婴儿。每年的下半年是小儿腹泻的高峰期。如果是第三季度患病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表现为拍出来
  • 小孩头发稀少有这7大原因
    1、遗传因素:是引起宝宝头发稀少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的头发较好的话,那么宝宝发质也会相对更好一点的,反之亦然。2、脱发:专家认为一些宝宝由于生理方面的因素会在出生后6个月后有少量脱发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们不必
  • 冬天寒风萧瑟妈咪要怎么给宝宝洗澡
    在冬天,要怎么帮宝宝洗一个暖暖舒适的热水澡呢?首先,宝宝洗澡用品可得备齐咯~宝宝冬天洗澡攻略,妈妈们,赶紧来学习一下!1.洗澡前:准备个水温计1.给宝宝洗澡,可不要忘记准备一个水温计。用手去触摸感受物品,是我们惯有的一个动作。给宝宝准备洗澡水的
  • 让宝宝健康饮食的5大妙招
    1.管理好冰箱橱柜多数的父母都知道食品与营养影响健康,但拒绝购买不健康的食物可能需要更好的自制力。不要让孩子周围充满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甜食、含糖饮料等,因为这些食物含大量的脂肪、盐、糖及添加剂,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成为孩子健康的杀
  • 宝宝发热要如何护理
    其实,宝宝发热不严重,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休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陈宁说,有的宝宝发热经检查后并无大碍,建议其回家休息,可家长说什么也不同意,坚持要给宝宝扎抗生素消炎。这样的家长很多。其实,除了感染性疾病,宝宝体温的高低有时会受运
  • 男人如何让女人高潮
    小编推荐:性爱时女人哪些部位最敏感有统计显示,仅1/3的女性能在性爱中获得高潮。而能拥有这一“性福”,要归功于丈夫对阴部、骨盆、下腹三处的适当刺激。大脑是人体感觉系统的内存,同时刺激这三个部位,等于输入“性高潮”指令。如何提高性爱质量、让女性获得高潮,
  • 出生1小时内抱宝宝宝宝更聪明
    许多新妈妈都知道,给宝宝进行抚触好处很多。但或许许多人不知道,越早开始抚触,好处越多。《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卫生部“母子系统保健”合作项目国家级专家、原北京儿童医院儿保中心特级专家刘纪平。刘纪平教授说,国外最新研究发现,母亲应
  • 大雪节气后宝宝应该如何保暖
    大雪节气后天气逐步变得寒冷,而宝宝对于冷热非常敏感,那么应该如何给宝宝保暖呢?妙招一:一定要给宝宝穿上贴身衣裤有的妈妈认为,宝宝不停地动会出很多汗,如果汗液把内衣弄湿,不如不穿,只要外面穿上厚衣服就可以保暖。殊不知柔软的棉内衣不仅可以吸汗,而且
  • 懒妈减肥有妙招水喝对也能瘦
    对于产后减肥,新妈总是在苦恼着,吃药减肥?不行,还要哺乳宝宝呢;运动减肥?不行,太累,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节食减肥?不行,营养跟不上,奶水不足,会影响到宝宝。那该怎么办?小编推荐宝妈们可以试试喝水减肥法!懒妈减肥有妙招,水喝对也能瘦:1、清晨空
  • 宝宝百日咳怎么办推荐1个马齿苋食疗方
    如何分辨宝宝是得了百日咳还是普通感冒呢?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所致并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百日咳的发病对象是6岁以下幼儿,其中1岁以内婴儿占总发病率的50%。发病初期的患儿会出现流鼻涕、轻微咳嗽及发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 冬季宝宝保暖从小脚丫开始
    冬天给宝宝保暖是妈妈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妈妈给宝宝们添衣服的同时,不要忘记宝宝们的小脚丫哦!宝宝脚部皮肤细嫩,活动又少,加上婴幼儿时期体温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小孩的脚部很易受凉。宝宝小脚丫是妈妈们冬季保暖的第一防护!宝妈疑问:宝宝不穿袜子感
  • 捏宝宝鼻子不会变挺危害反而多
    关于捏宝宝鼻梁会让宝宝鼻子变挺,育儿专家表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甚至是会伤害宝宝的五官。人为捏挺宝宝的鼻梁对宝宝是有害的:1.因为宝宝的鼻梁骨是软骨组织,且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如果经常人为捏宝宝的鼻梁,很容易损伤宝宝的鼻腔黏膜和血管,降低
  • 宝宝哭闹常见的7个原因
    宝宝哭闹常见的7个原因1.宝宝要睡觉刚出生的婴儿如果被人抱来抱去、被过多光线、声音刺激,哭闹的次数就会增加,因为宝宝的情绪受外界刺激而无法平静,想睡觉的宝宝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受够这些外界刺激,想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睡觉。这时候,妈妈如果把宝宝转移
  • 1岁内BB技能锻炼重点爸爸妈妈快收好
    在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最快阶段。妈妈平时按照月龄,对宝宝给予适当的锻炼,能促进宝宝的全面发展。宝宝三个月后可以有意识训练宝宝多项技能。四个月的宝宝可以进行语言启蒙。假装打电话或讲故事,嘴型夸张些,给宝宝手绢、带柄的玩具,增加抓握
  • 产后患上风湿痛苦新妈妈一定要警惕
    产后风湿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对妈妈日后的生活和身体影响很大。医生表示,对待风湿,最重要的是预防。产后风湿的主要表现产后风湿主要变现为肌肉、关节酸困、疼痛、麻木、怕封、怕冷等不适。还有的妈妈患风湿时,有头痛、头晕、眼睛干涩多泪、眼眶疼痛症状等
  • 顺产妈妈分娩时该如何用力
    分娩时孕妈妈该如何正确用力当子宫口全开后子宫口开全后,会阴膨胀,产妇需要配合阵痛,有意识地施加腹压,这种腹压便称为“使劲”。采取仰卧的姿势做深呼吸,空气吸入胸部后,暂时憋住,然后像排便时一样,向肛门的方向用力;无法再继续憋气时,便开始吐气,